《香港金融业百年》
银行业是一个高杠杆的行业,如果部分贷款不能收回,银行就可能会破产。某个银行的严重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挤兑的发生,并波及到其他的银行,从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正因为如此,银行业也是一个高度管制的行业。
战后香港的银行业也是高度管制的;1980年,管制放开。看看香港过去近百年银行业的变迁,对我们理解银行业的风险很有益处。
东亚银行:
东亚银行创办于1919年。创始人简东浦(1887-1963),出生于银行世家。简东浦经营作风相当稳健,当香港银行界不顾后果地恶性竞争时,他力排众议,顶住暗流。很像巴菲特旗下的国民赔偿保险公司,当保费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时,宁愿不接保单。
简东浦不仅在东亚银行贯彻审慎、稳健的经营方针,而且对经常对香港的同业,耳提面命,不遗余力(永隆银行伍宜孙语,永隆银行于2008年被招商银行收购)。东亚银行一直是香港华资银行中公认的领头羊,但是由于其经营过于保守,在60年的早期,东亚银行的规模开始落后于恒生银行。截止2011年底,东亚银行的存款总额约为5000亿港币,恒生银行约为7300亿港币,是东亚银行的1.46倍。
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创办于1933年3月3日。四位创始人中何善衡(1900-1997)对恒生的发展影响最大。恒生银行在香港市民心中的形象是:“诚恳待人、服务周到”,这与何善衡的待人之道有莫大的关系。恒生银行创办不久就将业务拓展到内地的大城市广州、上海和汉口。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内地大城市的富人纷纷南下,或急于将银元兑换成港币。由于恒生已经在内地大城市建立了网络,故生意火爆。内地的富人在当地的恒生银行将银元兑换成港币,恒生将银元用货车运回香港。同时内地富人携带港币到香港,再到恒生银行将港币兑换成银元。在此过程中,恒生从中收取佣金(汇兑差),赚了大钱。
二战结束后,国共又爆发内战。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法币)贬值严重,大陆民众纷纷将手上的法币兑换成外币(主要是港元和美元)和黄金。大量的资金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入香港 有人估计1947-1950年之间流入香港的资金,加上无形的贸易顺差,相当于国民所得的48%。大量资金来港之后从事外汇及黄金的买卖和炒作。很多金商从欧洲或南非进口黄金,在香港市场上抛售。与金商关系良好的银行可大做黄金、外汇买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恒生银行,当时香港市场上的黄金交易者都唯恒生银行的马首是瞻。恒生银行在黄金买卖中几乎可以控制市场,二战后这几年恒生银行在此波黄金炒卖中赚钱了丰厚的利润。黄金的炒作(价格暴涨暴跌)扰乱了香港的金融秩序1949年香港政府取消黄金的自由买卖,不再批准进口黄金。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随后即实行了非常严厉的外汇管制。及至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联合国对新中国实行贸易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也迅速萎缩。银行的外汇业务也一蹶不振。
1950年之后,香港的经济也开始了转型。受解放战争的影响,内地的一批企业家移居香港。他们带来了约5亿美元的资金,一大批从海外订购的设备(主要是纺织机器),相应的技术、人才及市场联系。同时,大批内地无业人士涌入香港,寻找生计。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的组合,为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香港人口激增,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收入水准提高,所以房地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香港的银行从黄金、外汇的炒卖逐渐转向为工业和房地产业提供贷款。素以稳健经营著称的东亚银行也开始调整其经营方针,成为少数几个重视工业贷款的银行之一。东亚银行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仍然维持其一贯审慎经营的方针,如重视存款户的素质,继续维持流动资金比率在高水准上。这些审慎的经营方针,使得东亚银行在后来的银行危机中免遭厄运,但是其华资银行领头羊的位置逐渐被恒生银行所取代。恒生银行的存款规模在60年代就超过了东亚银行。
50年代是恒生银行逐渐取代东亚银行成为华资银行零头羊的关键10年。恒生的竞争策略独树一帜。在存款方面,重视香港的底层民众,为他们提供热情的服务。许多香港普通市民觉得大银行高不可攀,纷纷转向恒生银行。
在贷款方面,恒生银行主要面向中小型工商企业,主要是一些制衣、玩具、塑料、五金及电子业的厂商。不少早期得到恒生帮助的小公司,后来都成长为大公司、大集团。这些公司对恒生的早期帮助铭记于心,至今仍然是恒生的大主顾。
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资金成本低和坏账比率低。而资金成本低是坏账比率低的前提,因为自由资金成本低了才不会去追逐那些高回报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
香港二战前的挤兑风潮
1924年6月,华商银行因从事外汇炒卖遭受严重损失,触发挤兑风潮,被迫暂停支付储户存款,最后倒闭。
1935年1月,嘉华银行因其广州分行过度发展物业按揭而无力支付储户的提款,被迫暂停营业。此事也波及到其他华资银行:如广东银行、工商银行。受挤兑风潮的影响,大批存款户到东亚银行提款,东亚银行将一箱箱的银元和金条搬到营业大堂堆放,才得以渡过危机。
聊创兴银行的挤兑风潮
廖宝珊,广东潮阳人。1900年出生,1941年来香港。先在油庄打工,后自立门户,经营油、盐、米、粮等小生意。累积资本后,经营布匹生意。后投资地产业,炒卖地皮和黄金,获东亚银行简东浦帮助甚大。
1948年廖宝珊创办聊创兴银行,打破银行传统,延长银行的营业时间。同时对小额存款实现高息揽存。再运用银行的存款大量采购西环的货仓和电厂用地,发展住宅楼宇。50年的,西环的面貌开始改观,地价和楼价上升,廖宝珊的财富急增。
聊创兴银行的经营策略相当冒进,一方面高息吸引存款,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贷款投入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行业。1960年末,廖创兴银行的存款1.09亿元,贷款7357万元(含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同时银行投资房地产852万元。
1961年4月,九龙巴士新股上市,拟融资4500万港元,获5.5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2.5亿港币。随后怡和在5月发行新股上市,拟融资1500万港元,获56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8亿港币。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体系资金紧张,对中小银行压力尤甚。
6月香港传言廖宝珊被港府警察侦查,虽然香港警务处长出来辟谣,但却触发了聊创兴银行的挤兑风潮。3天内2万储户,提走约3000万存款。后汇丰和渣打出面支持聊创兴银行,挤兑风潮才渐平息。但此次挤兑风潮对廖创兴银行和廖宝珊本人打击甚大,一个月之后廖宝珊因脑溢血病逝。之后聊创兴银行的经营策略转向保守。
1973年,聊创兴银行引入日本三菱银行,出让股份25%。目前东京三菱银行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10%。1994年聊创兴银行从聊创兴企业有限公司(194.hk)分拆上市,代码1111.hk。2006年改名创兴银行,以淡化廖氏家族的影响。银行的大股东仍为廖氏家族。
1965年香港银行危机
明德银号创办于1940年初初,早期专注美元汇兑。50年代后积极投身房地产买卖。1964年香港房地产价格急跌之后,明德虽然拥有不少落成或在建物业,但已无力偿还债务。
1965年1月中旬,农历春节前,市场对货币的季节性需求增加。市场上开始传言明德银行发生资金困难。1月23日,明德的美元支票遭到拒付。3天后,部分存款大户到明德提款,银行无足够的现款支付。消息传出,大小客户纷纷涌至。香港政府只好接管明德银号,法院宣布明德破产。
明德银号破产之后,更大的危机接踵而来。冒进有余而稳健不足的广东信托商业银行成为挤兑风潮的第二个目标。之后挤兑风潮蔓延到恒生、广安、道亨和永隆等银行。虽然汇丰发布声明,保证对恒生银行的无限量支持,但恐慌并未停止。反而蔓延到远东银行,并波及澳门。
2月9日,香港政府颁布紧急法令:宣布英镑为法定货币,并从伦敦空运大批英镑纸币来港以应付货币的不足。香港总督下令,每个存款户每天提取的最高限制为100港币,直至有足够数量的英镑纸币运抵香港为止。之后挤兑风潮暂且平息。
但是市场谣言未止,不少毫无根据的流言对恒生银行进行恶意攻击。4月初,挤兑风潮再起,首当其冲的就是恒生银行。4月5日,恒生银行一天之内失去8000万存款,占存款总额的1/6(恒生银行存款总额近5亿元);到4月上旬,总共失去存款2亿元。(银行都是短借长贷,2亿港元的现金恒生银行是怎么变出来的?向汇丰借的?)
4月8日,恒生银行的董事局决定断臂求生,将公司控股权出售给汇丰。最后汇丰银行以5100万港币获得恒生银行51%的股权。消息传开后,挤兑风潮即告平息。苦心经营32年的恒生银行控股权就此断送,何善衡为此痛哭2个晚上。
此举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汇丰银行,一举消灭了它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奠定了汇丰在香港银行零售业中的垄断优势。汇丰收购恒生之后,保留了其华人管理层。汇丰认为,恒生银行的成功在于其华人管理层,所以汇丰不必要插手。
80年代香港银行危机
(1)谢利源金铺的倒闭(1982年)
谢利源金铺创办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70年代,黄金价格大幅上涨,谢利源金铺推出“千足黄金积存计划”:市民可开设黄金账户,按当日金价买卖黄金。推出之后大受香港市民的欢迎,业内人士估计谢利源金铺借此吸收资金2000多万元。
但是谢利源金铺推出的这种纸黄金,并没有按客户的需求去市场上买卖黄金,也无大量的黄金储备。1982年8月,国际金价大幅上升,每两黄金上涨近1500元。谢利源金铺被迫在市场上补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只好在9月6日倒闭。
(2)恒隆银行的挤兑和倒闭(1983年)
谢利源金铺倒闭之后,市场盛传谢利源与恒隆银行关系密切,部分手持谢利源金铺黄金券的投资者到恒隆银行要求兑换现金,遭到拒绝。一时间有关该银行发生支付问题的消息不胫而走,触发了恒隆银行的挤兑风潮。两日之内,被提走的款项接近1亿元。幸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表声明,全力支持恒隆银行,挤兑风潮暂时平息。
然而问题却未平息。2个月之后(1982年11月),大来财务公司因为欠多家银行共计6.5亿港币无法偿还,而被迫清盘。而恒隆的两名董事也是大来的董事,因此恒隆银行的清偿能力再次受到质疑。之后市场上多家活跃的财务公司相继倒闭,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到了1983年9月,恒隆银行的一张支票遭到了渣打银行的拒付。香港政府为避免触发金融危机,动用外汇基金全面接管了恒隆银行。
恒隆银行创办于1935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华资银行,与陈启宗的恒隆地产没有关系。1976年,菲律宾福建侨商庄荣坤、庄清泉收购恒隆银行80%的股权。恒隆银行在70年代发展过快,在80年代初的地产大潮中投机过度,到1983年时已经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香港政府接管恒隆银行之后,才发现银行亏损高达3.36亿元。其中,高达2.66亿元的款项被公司董事以及关联机构在极少抵押的情况下被一笔笔的借走。银行被接管的导火索,是大来财务欠恒隆银行的一笔高达8亿元的债务被发现,之后,一向支持恒隆银行的渣打银行放弃继续支持而使问题暴露。香港政府为挽救恒隆银行,通过外汇基金向恒隆注入3亿元。
可见银行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恒隆银行的大股东庄清泉不仅收购了恒隆银行,还收购了海外信托银行大量的股份。1985年,海外信托银行亦因倒闭而被政府接管。不知道是庄运气不好,还是他自身就有问题?
1983年9月,港府接管恒隆银行。然后对其进行整顿
1987年9月,恒隆银行取得被接管以来的首次盈利,并收回坏账4亿元
1989年9月,港府以6亿港币的价格将恒隆银行卖给香港国浩集团
1990年6月,国浩将恒隆银行并入旗下的道亨银行,恒隆银行结束了其55年的经营历史
国浩集团是马来西亚丰隆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1982年,国浩集团收购香港道亨银行,1983年道亨银行在香港上市。
1989年,国浩集团收购恒隆银行,并将其并入道亨银行
1993年,国浩集团收购海外信托银行,并将其并入道亨银行
2001年,新加坡发展银行(后称星展银行)以432亿港元的代价收购道亨银行,并将道亨私有化。2003年,星展银行将道亨银行、海外信托银行以及1998年收购的广安银行一起合并成星展银行(香港)。星展银行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据传为了避免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而改名星展银行。星展银行最大的股东是淡马锡控股。
丰隆集团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和酒店业投资发展商。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排名,丰隆集团的主席郭令明财富28亿美元,新加坡的首富。郭令明,祖籍福建同安,是新加坡丰隆集团创始人郭芳枫的长子。郭芳枫191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14岁那年抱着一卷草席到新加坡谋生,白天在五金店当学徒,晚上去夜校补习功课。后来与三个弟兄一起开办了名为“丰隆”的小店,半个世纪后,丰隆成为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目前国浩集团持有东亚银行1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东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西班牙Caixa Bank,持有17%的股权。虽然西班牙深受欧债危机的影响,Caixa Bank虽然受到冲击,但是经营情况还不错,2012年标普对西班牙100家银行做了综合测评,Caixa Bank位居榜首。
(3)海外信托银行的挤兑和倒闭(1985年)
海外信托银行创办于1956年,创始人张明添(1918-1982),祖籍福建同安,是马来西亚的富商。张明添被其朋友叶桩龄所设计,陷入“支票轮”,导致银行亏空高达5亿港元。
叶桩龄创办多米尼加财务公司,为港人提供移民服务。1981年9月开始,叶多次将不能兑现的支票贴现给海外信托,由于支票过户所产生的时间差,使它能以第二张支票贴现所得的款项存入账户,使得第一章支票得以兑现。叶同时在时间差内运用这些款项从事投机活动(不知道是否可以看成是浮存金啊?呵呵)。
但是由于叶投机失败,产生亏损,需要更多资金弥补亏空。所以“支票轮”越滚越大,以致1982年3月崩溃时,海外信托银行手上不能兑现的支票总额高达6680万美元(张明添在1982年2月突然辞世,不知是不是时间上的巧合?)
海托银行于1982年3月知道叶桩龄不能还债,但害怕引起审计师和政府的关注,银行主席黄长赞与叶桩龄一起做假账掩饰银行的亏损。此事一直被掩盖3年有余。
1982年起,大来财务、恒隆银行以及嘉年地产等与海外信托银行有密切关系的公司相继破产或被接管,海托银行的困难迅速表明化,被迫大举出售资产。1984年11月,海托将收购仅两年的华人银行出售,并计划再出售香港工商银行。
1985年6月6日,港府突然宣布,海外信托银行因“无法偿还债务”停业两天。之后,港府宣布接管海托银行。支票轮事件由此曝光。由于利息及汇率的变动,支票轮导致的坏账已经达到9000万美元(约7亿港元)。香港政府接管海托之后,共动用40亿元的外汇基金使其得以继续运作。海托共计查出亏损高达31亿元(看来海托银行的亏损不仅限于支票轮事件)。港府苦心经营8年之后,将海托银行以44.57亿元的价格卖给国浩集团。
海托附属的香港工商银行也随海托一同被政府接管。1987年8月,大新银行以5.3亿的价格收购了工商银行,并易名为大新金融集团,取代了工商银行的上市地位。
(4)新鸿基银行
新鸿基银行的前身是新鸿基财务,由新鸿基证券的冯景禧创办。新鸿基银行在地产最高峰斥资3亿元(相当于权益的70%)购买总行大厦。随着8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的崩溃和银行业危机的相继爆发,新鸿基银行面临资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双重困难。
1983年10月,为了避免被清盘的命运,冯景禧被迫同意出让控股权(51%)给法国百利达集团和美国美林证券集团。1985年5月,中东的阿拉伯银行以3.6亿元收购新鸿基银行75%的股权。之后,新鸿基银行易名为港基银行。
(5)嘉华银行
嘉华银行是香港一家历史悠久的银行,创始人林子丰,该银行业务经营一直较为稳健。但是1971年林子丰逝世后,其后人无心经营。1975年,嘉华银行的控股权被新加坡侨商刘灿松家族取得。之后,嘉华银行快速扩张,并于1980年在香港上市。
嘉华银行的客户一直以东南亚的华侨为主,香港同业对其了解不深,一直存有戒心。1983年恒隆银行被接管时,嘉华银行的存款也受到影响。1985年,海托银行被接管时,市场鉴于其与海托银行关系密切,盛传嘉华已经陷入财务危机之中。(1984年底,嘉华银行的股东权益为5.3亿元,而其累计的坏账高达5.4亿元,实际上嘉华银行已经破产)。
1985年,嘉华银行为摆脱困境,开始与有关财团洽谈增值入股事宜。1986年,中信向嘉华注资3.5亿元(2亿元为普通股,1.5亿为可转换优先股),取得嘉华银行91.6%的股权。银行改名中信嘉华。
值得一提的是,嘉华银行财务危机表面化之后,刘灿松兄弟潜逃离港。后分别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被捕,两人嫌涉诈骗7.7亿款项。1988年1月,刘氏兄弟弃保潜逃(放弃保释金潜逃),匿居台湾。
(6)永安银行
永安银行是香港著名永安公司创办人郭泉创办的老牌本地银行。数十年来,经营作风保守,在香港多次银行风潮中均能屹立不倒,安然无恙。
1984年,永安银行传出丑闻,出任总经理的郭氏第三代郭志匡从银行挪用1000万美元作为己用。1985年底,永安银行因不能收回贷给该行董事和高管的贷款而损失惨重,银行资本出现负值。
1986年5月,恒生银行向永安银行注资1.76亿港元,取得50.29%的控股权。在恒生的经营下,永安银行迅速扭亏为盈。1993年1月,恒生将永安银行出售给大新金融集团,获利4.78亿港元。
(7)康年银行
康年银行是香港的一家老牌的小银行。1986年,因贷给船务公司一笔高达1.6亿元的贷款无法收回,需要大幅撇账致使康年银行出现危机。之后,港府接管康年银行,并促成第一太平集团收购康年银行,并改名第一太平银行。
(8)友联银行
海托银行出事以后,友联银行亦深受市场不利传闻影响,存款大量流失,导致流动资金严重短缺。1985年9月,该行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温仁才称病离港赴美。其后,又有6名董事辞职,致使该行群龙无首。1986年,港府宣布接管友联银行,并委托给怡富管理。之后,招商局收购友联银行61.3%的股份(通过旗下一合资公司新思想)。
2000年4月19日,中国工商银行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工行以18.05亿港元收购招商局持有的2.39亿友联银行股份,约占53%。8月21日,友联银行易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2010年,工行成功将工银亚洲私有化。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评论(0)